線性線圈又稱線性調節器和飽和電抗器,為了補償由于輸出管內阻、偏轉線圈直流電阻和接線電阻引起的線性掃描非線性失真,在行偏轉線圈回路中要串入行線性線圈。
我們來了解一下行線性線圈外形特征:
行線性線圈為長方體形,只有兩根引腳。它設有一個調整口,用螺絲刀調整時可以改變內部一個永久磁鐵的方向。
了解完行線性線圈外形特征,我們接著了解行線性調節器結構和工作原理:
整個行線性調節器由一塊可調節的小永久磁鐵、I字形鐵氧體磁芯和繞在磁芯上的線圈組成。
通過磁芯截面的磁通由下列兩部分組成:
(1)線圈L產生的磁通ΦL。
(2)永久磁鐵產生的磁通ΦM,通過磁芯截面的磁通ΦL和ΦM方向一致。
由于磁芯截面的面積較小,故有較大磁通后磁芯便處于飽和狀態。當磁芯飽和之后,線圈L的電感量將下降。調節小永久磁鐵的位置(方向),便可改變通過磁芯截面的ΦM大小,即可以改變給磁芯的預加磁通的大小。
當這一預加的磁通大時,只要有較小的電流流過線圈L,磁芯便能飽和,使L的電感量小;反之預加的磁通小時,L的電感量大。
我們接著了解行線性調節器電路:
當流過行線性線圈L1、行偏轉線圈LY的行掃描電流較小時,L1的磁芯尚未飽和,電感量較大。當行掃描電流較大后,由于流過L1的電流已經較大,L1的磁芯進入飽和,L1的電感量下降,使L1+LY總的電感量下降,在激勵電壓一定的情況下,因L1電感量減小而使行掃描電流增大,達到行線性補償的目的。
調節行線性調節器中的小磁鐵,可改變通過磁芯的固定磁通,從而可改變使L1的磁芯開始進入飽和時的電流大小,這樣可實現調節行線性補償量的目的。
小編要給大家一個重要提示:
在行掃描電流較大后,由于回路中電阻的影響,電流上升到較大后,增加率明顯下降,而不是根據原線性特性增加。增加行線性線圈的目的是使曲線再次變成線性。
那么以上就是有關行線性線圈電路詳解,小編從了解行線性線圈外形特征、了解行線性調節器結構和工作原理、了解行線性調節器電路以及重要提示都凸顯了行線性線圈電路的重要性,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