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器(Inductor)又稱扼流器、電抗器、電感線圈,是一種能夠把電能轉化為磁能并存儲的二端電路元件,會因為通過的電流的改變而產生電動勢,從而抵抗電流的改變。最原始的電感器是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鐵芯線圈。
電感器的結構類似于變壓器,但只有一個繞組,一般由骨架、繞組、屏蔽罩、封裝材料、磁心或鐵心等組成。如果電感器在沒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接通時它將試圖阻礙電流流過它;如果電感器在有電流通過的狀態下,電路斷開時它將試圖維持電流不變。
電感器是電子設備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具有篩選信號、過濾噪聲、穩定電流及抑制電磁波干擾的功能。
發展歷程
最原始的電感器是1831年英國M.法拉第用以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鐵芯線圈。1832年美國的J.亨利發表關于自感應現象的論文。人們把電感量的單位稱為亨利,簡稱亨。19世紀中期,電感器在電報、電話等裝置中得到實際應用。1887年德國的H.R.赫茲,1890年美國N.特斯拉在實驗中所用的電感器都是非常著名的,分別稱為赫茲線圈和特斯拉線圈。